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医院动态 > 医院新闻

医院新闻

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——科学生活,预防癌症

2025年4月15日至21日,我们迎来了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。今年“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”的主题,旨在倡导通过科学认知与健康行为降低癌症发生风险。

当癌症诊断出现时,许多人会产生命运不公的感慨。但医学研究表明,癌症防控的主动权部分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。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联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发布的《2024全球癌症报告》,在每年新增的2000万癌症病例中,约30%的发病风险可能通过行为干预降低。这一结论基于大量观察性研究,提示健康生活方式对癌症预防具有积极意义。

在可控的致癌因素中,烟草危害始终位居前列。《柳叶刀-全球癌症负担研究》指出,2020年全球范围内,烟草相关癌症死亡病例达227万,主要涉及肺癌、喉癌等呼吸系统癌症。值得注意的是,电子烟的流行正在形成新的健康隐患。中国疾控中心2024年调查显示,我国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率已升至9.3%。医学界共识认为,减少烟草暴露对降低癌症风险具有正向意义。

饮食模式与体重管理是影响癌症风险的重要因素。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(WCRF)分析显示,超重/肥胖状态与乳腺癌、肝癌等多种癌症存在相关性。现代饮食中精制糖与饱和脂肪的过量摄入,可能增加机体炎症负担。2024年《美国营养学院杂志》研究显示,以植物性食物为主(包含蔬菜、全谷物及健康脂肪)的饮食模式,可能与降低癌症风险存在关联。而过多摄入红肉、加工食品及含糖饮料,则可能与某些癌症风险上升相关。

规律运动是维护机体健康的重要方式。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,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,可能对降低乳腺癌等癌症风险具有积极意义。其潜在机制涉及免疫力调节、炎症控制等多个方面。与之相对,久坐行为已被WHO列为健康风险因素。增加日常活动量,如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,可能带来健康获益。

疫苗接种与规范筛查是癌症防控的重要辅助手段。以宫颈癌为例,99%以上的病例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,HPV疫苗对预防相关感染具有明确效果。若实现疫苗接种与筛查普及,WHO预测宫颈癌发病率可能显著下降。乙肝疫苗在预防肝炎相关肝癌方面也显示出保护作用。规范参加癌症筛查,如乳腺钼靶、结肠镜等检查,可能提高早期发现率,改善预后。

癌症预防需要长期行为积累。建立健康饮食习惯、保持适度运动、避免烟草暴露、规范疫苗接种与筛查,都是对生命质量的投资。需要强调的是,本文内容旨在提供科普信息,具体医疗决策应遵循专业医师建议。

       改变始于当下,健康源于行动。让我们以科学认知为指引,将癌症预防融入日常生活。

1.png

聂永莉

副主任医师

硕士研究生

内三科主任

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(ESCO)第二届理事会理事 

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

湖北省微循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

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第二届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

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     委员

湖北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

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     委员

十堰市抗癌协会 常务理事

十堰市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           常务委员

十堰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常务委员

十堰市慢性呼吸疾病专业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 委员

主持市级科研项目2项,发表论文十余篇,SCI论文3篇

        2020年国药东风杰出员工、2021年国药集团优秀共产党员、国药东风2022年度优秀医师、2023年国药汉江医院年度优秀管理者、国药华中202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       

       曾在武汉市协和医院、湖北省肿瘤医院进修。擅长肿瘤内科疾病的综合治疗(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),对呼吸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、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、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呼吸衰竭的诊治、间质性肺病诊治、发热待查等疾病的综合治疗方面经验丰富。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、SCI论文3篇,主持十堰市科学技术局引导性科研项目1项。

坐诊地点

门诊综合楼二楼内三科诊室

专家门诊时间

每周二全天、周四上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