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初夏,丹江口市一位老年男性在田间劳作时,突发左腹股沟区撕裂样剧痛。其腹股沟区原有包块无法回纳,情况危急,紧急就医后得到妥善处理。这突显了认识腹股沟疝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性。
腹壁的“漏洞”:疝气及其潜在危机
人体腹壁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,如同紧密交织的防护网。当存在薄弱环节或承受长期压力(如慢性咳嗽、便秘、负重),腹腔内容物(常见为小肠)可能由此突出,形成腹股沟疝。一般情况下,65岁以上人群腹股沟疝患病率较高,体力劳动者风险尤需关注。
需高度警惕的是,部分患者初期症状轻微(如活动时包块突出,休息时消失)。若未及时干预,突出物可能卡顿在缺损处无法回纳,即发生“嵌顿”。嵌顿可导致突出组织(如肠管)血液循环障碍,引发严重后果。
识别疝气嵌顿的五大关键信号
1、活动性包块:腹压增高(如咳嗽、用力)时腹股沟区出现包块,平卧休息时可消失或减小。
2、疼痛加剧:局部不适感从坠胀发展为持续或加重的疼痛。
3、消化功能变化: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腹胀、排便习惯改变。
4、日常活动影响:因包块或不适,影响弯腰、行走或负重。
5、突发剧痛与包块无法回纳:腹股沟区突发剧烈疼痛,且原有包块不能推回腹腔,是嵌顿的紧急信号!需立即就医。
及时干预:解除风险与修复腹壁
面对嵌顿疝,解除嵌顿、防止组织坏死是首要目标。后续需评估并进行腹壁缺损的修复。医疗机构在处理此类疾病时,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(如年龄、全身状况)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,旨在重建腹壁强度,降低复发风险。
多学科协作(如外科、麻醉科)有助于为复杂情况患者制定更周密的治疗计划。
术后康复与腹壁保护要点
腹壁修复术后的科学管理对恢复至关重要:
1、控制腹压:积极治疗慢性咳嗽、便秘。学习正确的呼吸和用力方式(如腹式呼吸)有助于减少腹压波动。
2、科学活动:术后需遵医嘱逐步恢复活动,一定时期内严格避免重体力劳动和突然发力。
3、均衡营养:保持大便通畅,摄入充足膳食纤维。合并慢性疾病(如糖尿病)者需良好控制病情。
- 上一篇:急救课堂进社区!120指挥中心联手国药汉江医院开展实景教学活动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