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医院动态 > 医院新闻

医院新闻

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——“趁热吃”的隐患:食管癌风险与饮食温度管理

“趁热吃”“趁热喝”“饺子要吃烫烫的”,是很多人的日常饮食习惯,但这种习惯可能存在健康隐患。长期食用过烫食物可能对消化道造成损伤,相关研究表明,超过65℃的热饮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物。

65岁倪先生因进行性吞咽困难来到国药汉江医院就诊,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癌。患者无家族史及腌制食品摄入史,经医生问诊发现其长期保持饮用70℃以上热茶、进食高温粥饭的习惯。

接诊医师解释,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温度为40℃-50℃。反复热损伤可破坏黏膜保护屏障,导致慢性炎症、异型增生(不典型增生,属癌前病变),长期持续可能诱发恶性病变。

食管癌疾病解析

食管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,我国属于高发地区,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,存在明显性别差异。流行病学研究显示,其发生发展与多种不良饮食习惯相关。

主要危险因素

1、高温饮食:65℃以上食物可致食管黏膜灼伤,反复损伤修复过程增加癌变风险。
       2、腌制食品:亚硝酸盐及其转化产物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明确致癌性。
       3、进食过快:快速吞咽影响食物温度感知,同时未充分咀嚼的粗糙食物易造成机械性损伤。
       4、烟酒刺激:烟草中的致癌物可直接作用于食管黏膜,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具有明确致癌性。

临床表现特征

1、咽喉异物感:早期常见症状,呈持续性存在,与进食无明确相关性。
       2、进行性吞咽困难:初期表现为固体食物通过受阻,随病情进展可发展至液体吞咽困难。
       3、胸骨后疼痛:进食时出现定位明确的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,症状呈反复发作性。
       4、声音嘶哑: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时出现持续性声嘶,需与炎症性声嘶鉴别。
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食管恶性肿瘤早期常缺乏典型症状,当出现明显吞咽受阻时多已进展至中晚期。临床观察发现,部分患者对早期症状重视不足,延误诊治时机。

科学预防建议

       1、规范筛查:推荐高危人群(食管癌家族史、长期烟酒史等)自40岁起定期接受胃镜检查,首次检查正常者建议每3~5年复查。
       2、饮食管理:①避免食用超过50℃的食物饮品 ②减少腌制、熏烤及高盐食品摄入 ③保持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 ④保证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。
       3、风险控制: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,保持健康体重,及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等慢性疾病。